2023年山路讀書會第12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506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19」《荒裡拾荒(二)五術篇》
研讀內容:〈解說《般若波羅密多經》(三)〉P.327~P.340
〈解說《般若波羅密多經》(五)〉P.341~P.368
時 間:2023年7月16日
地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院M122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美術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 老師在書中提到很多對於苦厄如何度的探究解析說明。其中,在書中P.336〜P.337提到:「只有達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樣的人……。只有達到這樣境界的能思主體才能夠把他(祂)本身的苦厄度走……。或者還有一種,就是說我們對苦厄的解釋可能錯了,那個根本不是苦也不是厄,而是一種必經的過程,或者說那是一種學習的情境,人可以用他的智慧去經驗這些東西,那是另外的一個章節,有待我們去努力,進一步去研究」。在此想請教大家對於老師上述所說:那個根本不是苦也不是厄,而是一種必經的過程,或者說那是一種學習的情境,人可以用他的智慧去經驗這些東西。有什麼看法或想法提出來供大家分享或討論。
二、 從老師解釋《般若經》的意涵可以理解此經文必須在與實踐合一的生命學術中進行、理解,生命性的現象無法單純以純知識來討論,其中實踐的途徑與方法是活性生理靜坐。經文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苦厄在老師的詮釋下已不再是苦厄,而是養成、丰富生命的課題和過程,而「行深」則會依個體能力的不同,有其程度性的差異。
請問大家對老師所解釋的苦厄於生命的意義有何體認?也試以經驗分享自己在實踐活性生理靜坐的過程中,遇到生命性的問題是如何找到度過苦厄的方法?
三、 老師在〈解說《般若波羅密多經》(五)〉說明「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多次提到,只有當能思的主體達到能夠放棄所有利益於其自身的所有條件、利益……;能思的主體在這種能夠完全放棄有利於他自身的所有條件之下,去從事一種非常客觀的思考活動;你站在一個超越的立場同時去看這些色跟空,放棄了你所有在色跟空當中所有的利害、所有的利益以及所有過去先入為主的觀念,通通都放棄了。然後在這種情形之下去從事一種非常客觀的思考;也就是在主體客觀的客觀融合之下,才能達到色進入空,空進入色,有無皆掌握的知識境界。
以上說明跟老師對舍利子的解釋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以此說明內容作為學術研究的方法不知是否可行,不知大家的看法或想法如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