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

2018年山路讀書會第十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23)邀請函

2018年山路讀書會第十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23)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5」《活性生理靜坐─實際與理論()
〈自序  山路漫漫〉(第一版P.1~6;第二版P.1~6;第三版P.1~5)
〈再版序  讀書與寫文章〉(第一版-無;第二版P.7~10;第三版P.7~10)
〈理論篇一、靜坐與健康人生〉
    (第一版P.411~459;第二版P.387~402;第三版P.393409)
〈理論篇二、從靜坐到積極健康的人生〉(
     (第一版P.461~480;第二版P.403~P.419;第三版P.411426)
時  間:201871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研究大樓PG301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美術介紹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p.396老師於文章內寫到「.....『健康人生』則可簡單說成:如何健康地過一生,那麼它就相關於健康的人生了。健康人生並不是生理上的沒有病痛,還關係到事業、家庭、人際關係、理念、時代……等。上述諸因素只要有一項出問題或失去均衡,就會造成個體整體健康狀態的不平衡,因而沒有達到健康狀態。」不過現在生活在環境混亂的現代文明社會中,活性生理靜坐的一些理念與一般社會有所不同,我們又該如何邁向這樣的健康人生呢?或是會友們對於「健康人生」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是否能分享個人想法呢?
二、p.401靜坐,有非常多階段性的差異。最基礎階段的靜坐為活性生理靜坐,其目的是要先讓有病、生理有缺陷、身體有故障、生命受到傷害的人,能於靜坐中恢復健康,然後再逐步追求永無止境的健康。
p403在健康達到某一程度之後,可以取得資格進入第一階段的專業靜坐。進入專業靜坐的人必須在積極性功德和智慧上不斷成長,才能向無止境的大靜坐世界邁入。
我們從事活性生理靜坐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想請問各位是否有提升至一定的健康程度了嗎? 覺得健康有恢復當中嗎?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能夠進入專業靜坐階段?如果沒有,那是為什麼?
三、老師鼓勵我們,在以生命為內涵的活動裡,必須要不斷地充實自我、整頓和成長,以及最重要的文武合一、價值和生活合一。因此除了多從事戶外踏青運動,吸收多元化的能量之外,也要不斷的閱讀各類書籍、訓練培養寫文章的能力。現在團體中已有許多靜坐小朋友,想請問小孩的父母,是否有計畫,或已經開始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用什麼方法呢?再來,有許多會友們從老師在的時期開始至今已寫過非常多篇的文章。請問在這多年的歷練下,是否有更加進步?如果沒有,是為何?另外大家是否會刻意去挑選自己所不熟悉、不感興趣的主題領域來閱讀?各位認為廣泛閱讀的特徵是什麼?是否可以請會友們分享一下個人經驗或想法?
四、有許多靜坐朋友參加過難能可貴的「北海道雪祭成長之旅」,以短袖短褲在零下幾十度 度的地方靜坐、考驗、成長自我;在國內也有寒流時到合歡山享受冰寒,或是至其它國家享受過寒冰的朋友們。請問在去之前和體驗完回來之後,在健康程度上是否有變化?有明顯衝破自我,並且成長的感受嗎?請會友們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