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路讀書會第十六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92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初談反省篇(貳)》
研讀內容:〈六、從生命社會學談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P.167~197
時 間:2016年11月6日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音樂欣賞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報告人報告與雙向交流
15:30~16:0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6:00~16:3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在P.169:「『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是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的偉大巨著,這部書是他一輩子理念經營的結晶。」是否可以請有看過這部作品的朋友分享您看過後的心得?羅曼羅蘭想藉由此書來表達什麼理念?探究什麼問題?
二、P.171:「基於此我們將對『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提出一些和生命社會學有關的面相來討論。約翰.克利斯朵夫在羅曼羅蘭的手中,是一名相當傑出的音樂家,因為音樂和人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透過這部作品我們可以來討論許多和生命有關的事宜。」那麼從老師書中的論述,我們是否討論看看音樂和生命的關係?
三、《山路報導17》P.176:「……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那個角色我非常喜歡,就是他的 uncle,一個弱小的、幾乎在人間裡邊沒有地位的舅舅,……,可是他對那個小孩(指主角)來講卻是語出驚人,有沒有?他(指舅舅)的一句話就讓他想很久,對他產生很多影響。」
例如在《約翰.克利斯朵夫
上》P.89~92有他們二人的對話,其大意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在童年的時候夢想成為一位作曲家一位大人物,一心為作曲而作曲,當他把所作的曲子唱給舅舅聽後,舅舅居然說:「多難聽,……,你問我為什麼?因為它沒有意思,所以難聽,你寫的時候,心裡就沒有什麼可說的,幹嘛你要寫呢?」「……,你是為寫作而寫作的。你為了要做一個大音樂家,為教人家佩服才寫作的」,這些話深深的印在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腦子裡。
請問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遇過能啟發您思考對您產生影響的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