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2025年山路讀書會第11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540次)邀請函

 

2025年山路讀書會第11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540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八月擴大讀書會專題「淺談非形色能量」之延續討論

時  間:2025817

地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院M145教室(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生物學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本次會議:主持人-黃OO

各位會友大家好:

延續今年八月擴大讀書會專題研討「淺談非形色能量」,經召集人和組員對文章和當天討論內容進一步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開關竅之後靜坐者可以從自然界吸收大量非形色能量,請問大家覺得這些非形色能量的種類為何?是透過什麼管道或身體部位吸收?這些能量是否需要依附在形色的物質上?

二、據「建構生命社會學22」《活性生理靜坐》活性生理靜坐(五)〉P.192-195,得知這些冷熱就是特透過活性生理系統讓你知道,每個人的關竅系統開的數量、身體的健康、智慧等諸多條件不一,所以每個人取食同樣的物質,其在身體體內的運作不會相同。在本次活動手冊中,P.3148505562,等諸多文章都提到對植物的能量感受。所提到的對能量的感受有冰涼、熱、麻、刺、電等不同的狀態。請問大家這些感受的不同,除了身體本身的狀態因素外,與植物本身或其他可能的因素造成?請分享您的想法。

三、從事活性生理靜坐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每天靜坐。然而靜坐時間是否能夠長久,常受到身體結構不適,如腿部、膝蓋或髖關節及其他生理部位,酸、麻、疼痛等諸多不適而中斷。上述狀態在手冊P.7提到個人覺得與外在的非形色能量變化產生的影響較大,尤其是非形色能量的內容內涵有關。請問您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四、參閱本次邀請函所寫,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與非形色能量進出交流。在手冊中P.8提到非形色能量進入到體內的非形色生命結構之後,有沒有可能是透過生理體我的消化、吸收、轉化、分輸後等等,提供給內在生命的主體結構使用。請大家分享您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