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2022年山路讀書會第九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86次)邀請函

 

2022年山路讀書會第九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86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17」《荒裡拾荒()地理學篇》

研讀內容:〈新地理學()P.79P.102、〈新地理學()P.103P.134

  時  間:202273

地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M122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美術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   老師在本文地理的分類裡,提出橫面及縱面,而橫的面有二個部份:地炁層、地炁氣層。我們平時在尋找合宜住宅時,所感受到的部份指的是哪一種呢?要如何訓練自己對地炁感受的能力呢?

二、   老師在書中P.129提到:「地球直接與太陽交流最多的地方是在赤道、兩極和南、北回歸線的地方,其中南、北回歸線因為地球傾斜二十三點五度,也有類似赤道的作用,所以也是直接和太陽交流的地方。」請問大家如何理解「地球直接與太陽交流」的意思?為何地球直接與太陽交流最多的地方是在赤道、兩極和南、北回歸線的地方?台灣是否有這些直接和太陽交流的地理存在呢?

三、   請問大家在選擇居住地時,會考慮日照多寡的影響嗎?

四、   地理相當豐富複雜,做為人類也必須去了解,可研究範圍相當大,若山路朋友們以論文的方式提出研究報告,那份量將相當的重,也許能更建構出地理的知識,讓人類加快受益。請問大家對地理的研究、知識以論文的方式來發表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