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2021年山路讀書會第四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70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15」《生命探索之一》

研讀內容:〈得道P.190227

  時  間:2021321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大樓PG405教室(請注意教室變更)(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

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音樂欣賞或美術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P.194……家庭就是生命道理、倫理道理、社會道理、文化道理、經濟道理、權威道理、人格道理、差序道理、協調道理、忍讓道理、發洩和修護道理……等的大集合場,也就是修道最佳的場域之一。

家庭是從人誕生後,就自然存在的場域,每個人都身在其中,那我們是不是一起來思考一下,從老師上述提及的這些道理來進行研究、探討和實踐的討論呢

 

二、P.194……家庭就是生命道理、倫理道理、社會道理、文化道理、經濟道理、權威道理、人格道理、差序道理、協調道理、忍讓道理、發洩和修護道理……等的大集合場,也就是修道最佳的場域之一。以人類而言,不修家庭道等於沒有修人道,沒修人道就不是合格的、成熟的人。

其所提到不修家庭道等於沒有修人道,沒修人道就不是合格的、成熟的人,如何行深、觀察、研究與實踐家庭道?家庭道與個人修身養性有何差異?

 

三、P.214「你們慢慢靜坐到某個程度之後,比如說當我聽到某件事情或看到某件事情之後,發現自己體內似乎對應到了什麼,為什麼對應到了?因為我知道了!一知道了之後馬上動作就出來了,只要是生命跟外面的知識、道理銜接上了,只要是真的知道了,縱然只是階段性的,那個生命主體跟知識會馬上產生變化,你一聽到或知道之後可能馬上會搖一下或震一下,甚至於有時候就開始禮拜。」

請問大家是否已發現到自己體內有類似對應到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