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2020年山路讀書會第十一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58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山路報導7
研讀內容:〈老師講評與問題討論〉P.153159P.165170P.176182
    題:「觀」的探討、「洋蔥」的實驗、「靈芝」的討論
  時  間:202075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研究大樓PG405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
  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音樂欣賞或美術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除了外觀之外還有內觀。你生命達到某種程度時,會給你符號;會給你自己很明顯的暗示,甚至很清楚某些東西的變化。我們要如何掌握到自己生命的符號,請大家分享相關經驗。

二、我們從身體的角度,從人的生理體、生命體的角度去看靈芝。大家都有吃靈芝的經驗,請問什麼時候吃靈芝比較恰當?吃多少的量會比較恰當?可以配合什麼食物吃?吃完後的感受與變化?請大家分享相關經驗。

三、我們生活的生態圈中每年12月至隔年4月是洋蔥的產季外,也有進口洋蔥可供選擇。既然洋蔥是這麼普遍的食物,不知道大家大概多久會吃一次?都用什麼方式來料理?在料理前是否會去考慮季節的(春夏秋冬)而去變換料理方式?還是只鍾愛某一種洋蔥料理?是否研究過進口洋蔥與台灣洋蔥在料理上的差別?

四、P.168老師提到:洋蔥是助強不助弱。P.169又提到:發現早上睡起來,吃冰紅西瓜可以“袪傷解鬱”。文章接著還說了(台灣這一陣子)吃生菜對身體很好。這些都是現在大家都在力行的「適時、適質、適量」的重要性。大家平常的生活飲食中,會將洋蔥入菜(無論生食或熟食),還是會依老師說的「助強不助弱」來選擇吃的時機。大家生活中,是否還有發現類似的食材,也是助強不助弱的特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