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的一些初步探討 (P.731~P.790)
時 間:2019年11月17日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研究大樓PG406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音樂欣賞或美術介紹
13:45~15:30 報告、提問、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1.在書中755頁,老師提到:對睡眠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認知生命。當然,這種研究必須超越現有的方法才為可能,我建議從生命能量的角度來進行深入研究。想在這邊請教各位是否在睡眠時,會去觀察自己哪些系統關閉哪些開啟嗎?我是連能量的感受都沒有,所以想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體驗?該怎樣去研究呢?
2.雖然我們進入活性生理靜坐的領域,也理解現代中西醫對身體的危害,但想請教大家在靜坐後,是否有因為不得已的病痛而進入醫院,進行手術…再之後又如何重新再建構回復呢?如果有這方面的經驗是否能分享討論?謝謝
3.老師在768頁間提到:如我們牙齒在嚼東西的時候,牙齒就會發出很多種分泌性的「東西」開始進行疫能的工作,這部分來自生命深處的指揮,過程中亦能提供腦部參考或更進一步逕自指揮腦部的某些工作。請問大家是否有類似的經驗或想法可提出分享和討論?
4.老師在784到785頁間提到:「原神雖然深藏在生命的深處,但是它一樣透過生理的許多管以獲取必要的能量、經驗和運動等。如透過鼻、肺等呼吸系統吸吐大氣中量最多的氮……。」一般而言,我們所熟知的呼吸系統在科學上是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系統,生理體所有器官、組織的運用皆賴於氧氣,過長時間的缺氧會導致器官的衰竭而死亡;老師在此處特別提到氮氣與原神的關係,氮氣對於原神的作用是什麼呢,它對生理體又有什麼影響?
5.老師書中提到中國醫學無法完整將學術理論建構出來,而歐美西方醫學,從生命角度來看,已到了要加以反省的地步。那從老師提出的生命醫學中所提及的醫,未來能走向怎樣的境界?我們又要如何不違反生命規範中去進行這些生命醫學的活動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