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挑戰寒冷挑戰人生(P.1~P.17)
理論篇 淺談一個新的健康理念(P.603~P.628)
時 間:2019年5月19日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研究大樓PG406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 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音樂欣賞或美術介紹
13:45~15:30 報告、提問、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在序的內文中提到對於冷跟熱之於人的生命體影響及現今人類面對冷熱的問題值得我們在觀念及態度及做法上去深入討論。另外在淺談一個新的健康理念的文中提出更多有關生理、理智及生命的健康等生命整體的健康議題。以下提出幾個問題希望大家共同來討論。
1、在面對炎熱的氣候您如何因應面對? 是否對此氣候變化有調整的經驗?
2、當寒流來臨是否有對冷的觀察或冷的享受,還是冷的「皮皮挫」的經驗感受?在面對冷的調整,會如何因應?
3、除了氣候,您曾經歷過寒天泡熱泉、寒天泡冰泉、熱天泡冷泉、熱天泡熱泉嗎?這種生命
的直接經驗引發生命內在的不同感受,觀察到生理機能如何因應了嗎?
4、對於烈陽冰雪我們堅持什麼?我們在追求什麼?
5、對於如何拓展整體生命健康的能力可否提出您的看法與做法?
6、文章第624頁:「就生命體而言,最根本、最普遍、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補充食物、能量,人類在這方面有非常高、非常精緻的成就。人類的食物既多元多樣又多變化,……幾乎快要從這些快速文明步伐中喪失其生命自我追尋食物、補充能量的能力。……但這卻是人類基本能力的一項淪喪。」大家讀到這邊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或是你的看法、想法又是什麼呢?
7、文章第626頁:「第三必須注意天時……,天時代表人類對非形色世界的認知和尊重,在二者共同合適的時間舉行規範禮儀,……幾乎非形色世界的生命主體均會優先考慮人類的需求和方便。」天時要怎麼選定呢?假如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處理?可以分享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