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2018年山路讀書會第七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20次)邀請函


2018年山路讀書會第七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20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4──基礎篇》〈九 社會科學方法論導論〉P.147159
時  間:201856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音樂欣賞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P.149「科學之所以為科學,乃因它和過去的哲學、玄學、神學不同,不同之處在於它強調具有客觀性的科學方法、方法論及理論。」……中國的科學方法論是一種具生命意義的活性科學方法論……,但它並沒有被系統化地發展出來。」請問何謂「方法」、「方法論」及「理論」,如何循序建立?
二、老師在社會科學方法論導論一文提出活性、隨機的概念和活性邏輯的方法,並且在P.159提及「上述的方法論已在筆者的預備博士論中全面地使用過。」各位學長可否分享闡述你的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