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

山路讀書會2012年第十一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14次)

山路讀書會2012年第十一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14次)



研讀內容:《建構生命社會學(12)活性生理靜坐——實際與理論(六)


                        狀態時間療法》    P.385410〈吃與食物(一)〉


時  間: 2012年6月17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5教室(台中市中港路3 181號)


例會程序:


          13001330  報到及音樂欣賞      


          13301335      主持人引言


          13351345      報告人報告           


          13451530  內容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組、文編組、


               活動組、行政組、財發組)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本次例會擬先就下列的議題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一、本次研讀文章為「吃與食物()」,茲將問題定位在「吃」的這個主體上來探討。在 文章中 老師提出吃的條件涉及「吃者」他的能力、條件、地區、時間……等,同一種食物在不同地區,對吃的主體可能有正負兩面極大的差異性。而老師在討論食物對「吃者」之作用,有以磁、電的作用,建構與解構,非形色面相如柚子成分對人體與非形色主體的作用……等各種方向來分析。此外老師也常提醒我們,在食物進到體內時,不應只是就其跑動的位置路線去觀,還要對其內涵及產生的作用去觀,如本文即有說明柚子在非形色的面相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大家最有經驗的是老師的食譜,會友們依用之反應與作用亦必有不同。綜上,針對吃的主體,提出三個討論的方向:


(一)就吃者這個主體如何增強吃的能力?您是否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二)您是否曾有吃到某種食物,掌握到其在體內形色面或非形色面等結構、系統的作用,可供分享


(三)對於老師的個人菜單,比較您在當年食用時與現階段食用時,其感受與跑動是否有差異?或者有更進一步的、深入的反應?


二、上題是以吃者為主體來討論,本題則將從食物為主題切入,問題延伸為「飲食之理」,這個議題在《山路報導8 第五十六次例會》中曾經稍微提過。文中,老師曾以鳳梨和龍眼為例,就方法論上如何去解析,提醒我們要從植物生命的整體階段去了解,而非只當作食物的這個部位。嘗試宏觀性的理解之後,然後把它當成是救助生命的藥、養育生命的食物,使生態之間調節或經營調配的學問才會產生。雖然這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果可以經常練習,應該可以增強這方面的解析能力。因此,我們試著重溫十多年前未完成的討論,再來分析鳳梨和龍眼之間的各種差異性。


  (一)兩者從來自於土壤裡面的能量,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二)兩者從來自於地表的,有哪些能量是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兩者從來自地表之上的,有哪些相同的能量?哪些不同的能量?


  (四)這些能量在植物之上,有什麼樣的結構來消化吸收、儲存和精緻化,又怎麼表現出來?(是否可從根、莖、葉、花、果實等型態構造上去思考呢?)


三、以文章中提到的辣椒為例,它雖然是原產於熱帶地區的食物,卻不適合在熱帶地區多食用。這點似乎說明,並非所有被人類當作經濟作用栽培,即適用為該地區的食物,仍然必須有所選擇。目前市面上有一種水果稱紅龍果,正被大量種植、推售,請問有朋友食用過嗎?有何感受?對於新推出的食物,如何去嘗試體驗?


四、文章中指出以吃為核心,去看待食物這件事。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吃什麼、需要吃什麼、必須靠自己主動去尋找食物。而若以吃為探討的中心繼續延伸出去,我們似乎可以發現在這廣闊的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動物或昆蟲都懂得自己主動去尋找食物,並且懂得自己要去尋找特定的食物才是適合自己生存的能量來源,並且不會逾越屬於自己的食物範圍,也才有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之分。因此


   ()人類是否也擁有這般尋找確切適合自己食物的能力呢?且這樣的能力與動物、昆蟲尋找食的能力相同嗎?


   () 若有,這樣的能力在人類的身上又是如何的運作呢?


 


附註


 


鳳梨參考資料


 


鳳梨科植物大多原生在熱帶美洲,野生狀態下多附生在樹上,成為附生植物,而果實用的鳳梨則生長在土壤中。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高約100公分 ,株冠直徑約200公分 ,性喜高溫,生長適溫在在2832℃ ,分布在南北緯30度之間,喜歡PH值在4.56.0之間的酸性土壤。盛產期在每年的47月。


根:根系是由莖節上的根點直接發生的,根點先萌發氣生根,當氣生根接觸土壤後,就變成地下根,鳳梨的根是屬於纖維性的鬚根,地下根群分布範圍以離地面30公分 之內者最多,為淺根性作物。若從型態和性質上來分,鳳梨的根可區分為氣生根、地下根和菌根。其中氣生根根系是重要組成部分,能在空氣中較長期地生存,保持吸收水分、養分的功能。地下根可分為粗根、支根和細根,粗根、支根的根尖,通常共生著菌根,它的菌絲體可以吸收水分,又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供給植株所需要的養分。


莖:鳳梨的莖是白色肉質,長度在2030公分 ,莖是貯藏器官,可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地下莖又稱塊莖,含有豐富的營養,特別是果實採收後,莖部澱粉量會急速增加,以供幼芽生長所需。莖的粗細、長短是植株強弱的重要指標,莖粗壯,葉片寬厚,苗就強健。


葉:葉片自莖基呈螺旋放射狀生長,外形細長呈劍狀,葉片邊緣具有倒鉤狀的刺,有些品種則在葉尖附近有少許的刺或無刺。表面深綠色,有一層蠟質蓋著表皮層,表皮層下是一層較厚的柵狀組織,為貯水之用。葉背也被有一層銀灰色厚蠟粉,稱毛茛,用放大鏡看時是由許多有柄的細胞所組成的毛狀物。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尤以葉背的槽底氣孔最多,呈長條狀排列。從外觀看來,葉片中央部分較厚,稍凹陷,兩邊較薄而向上彎,形成「葉槽」,葉片自下而上,層層疊覆,至頂端形成了一個「葉杯」。葉槽、葉杯和多層覆疊的葉腋構成一個特殊的儲水裝置,使水分聚於基部,為根、葉基部的白色組織和莖節上的根點所吸收。


花:鳳梨花為頂生密總狀花序,小花數約100200朵,作螺旋狀排列,聚合成松球狀。花瓣顏色有紫色、深紫色,小花一朵一朵由下往上綻開,亦有不規則開放者。鳳梨的小花是由完全的三數花發育而成,此三數花具一苞片、三個肉質萼片、三片花瓣、六枚雄蕊、一枚雌蕊,其花柱三裂,另鳳梨花為三心皮的子房下位,由厚隔膜隔開,其橫切面形成倒Y字形。鳳梨自開花到果實成熟約需56個月的時間。


果實:聚合果由100200個小果目結合於中心柱所構成,果實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後則呈現黃色,果肉色則為淡黃或金黃色。


 


【龍眼參考資料】


無患子科,原產中國南部的福建、兩廣…等地,常綠喬木,性喜溫暖而畏寒,高510米 ,對土壤有廣泛的適應性,但如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通氣排水良好的土壤,澤龍眼生長樹冠大,豐產穩產,壽命長,果實品質良好。


根:龍眼根系發達,主根深入土層24米 ,側根也很多,其水平分布比樹冠大23倍,是深根性果樹。新根肥大,髓部外被白色海綿狀皮層,以後皮層脫落成維管束木質化,轉變為輸導根;老根紅褐色,富含單寧,皮孔粗密而明顯。龍眼具有菌根,適於在貧瘠和酸性土壤中生長。


莖:樹高510米 ,樹皮粗糙呈網狀淺裂,灰白色或灰褐色,小枝幼嫩時被粉狀短柔毛,之後變無毛。


葉:葉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少數為奇數羽狀複葉,對生或互生,35對,小葉橢圓形或長披針形,具革質,上表皮沒有氣孔和毛的分布,氣孔只分布在下表皮,以脈間區較多,脈區較少。


花:傘狀花序且花穗大,花具短梗,有花萼、花瓣各五片,花瓣黃白色,花具花盆,有蜜腺,能分泌大量蜜露。一般開花期在1月下旬到 3月上旬。


果實:為核果,球形或扁形,可食部分的果肉為淡白色或乳白色(假種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