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路讀書會第9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538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21」《解惑集2002年擴大讀書會專題研討》
研讀內容:〈我們用運動來丰富生命的一些步履╱訪談篇(二)〉P.254~P.303
時 間:2025年7月6日
地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院M143教室(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生物學介紹
13:45~15:30 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本次會議:主持人-丁OO 報告人-李OO、王O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1. P.259針對學員請教老師:關於運動的種類及方式等的差別?老師也給說明:「……以理想狀態的運動或以基於生命考量的運動來講,……如果是一個健康的運動的話,能夠擁有一個好的陽光、磁、電、水、地炁、樹木、花香和景觀,還有其他的能量態――很丰富、很優質的能量態的話,那對運動者真的是一種享受,……這樣的運動會成長很多,會非常的丰富。」於此,請問各位,您目前的運動選項是什麼?而對於運動的場域,您選擇能量好的地方運動或基於個人健康條件而有特別的選擇呢?請您分享想法與經驗。
2.P.268老師在回答學員所提的「運動、技能、藝能」三者的差異問題,老師說「……這三者(運動、技能、藝能)的關係探討,對我們來講目前還不是那麼重要。……要去討論的話,就要先去討論所謂的運動的內容是什麼?……第一個,你要讓生命體進一種動態當中……,有一個更重要的是平衡。我讓我的生命體進入動態,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動態當中我一定要平衡,因為這樣才讓我的生命體能夠動,動一定要在平衡中才能動……」,文中「動一定要在平衡中才能動」針對這句話,不知各位的見解是如何?
3.P.283大多數的人在從事某一種運動超過程度後,會有大腿(膝關節以上髖關節以下部位)出現痠軟無力及支撐乏力的現象及感受;老師說大腿處有一個很大的結締組織在那裡,關於老師用「結締組織」這個概念您了解多少?至於大腿處有高度精微複雜的組織及非形色能量在那裡,這麼的重要,您是如何在訓練或提升或強化它呢?
4.P.281「不同的運動方式、運動項目,所使用的力的方向、力的質地、力的量、力的性質……都會不一樣,速度還有體力、身體的方向、結構、肢體、筋骨都會不一樣,這些都是你發現你自己、探究你自己、丰富你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媒介。」老師在此段所提出用不同的運動方式、運動項目……這些都是你發現你自己、探究你自己、丰富你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媒介。如何發現或探究你自己?可分享您的運動經驗與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