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路讀書會第八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439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8」《活性生理靜坐──實際與理論(二)》
〈理論篇 進階靜坐方法論基礎〉 (P.669~P.718)
時 間:2019年6月16日
地 點:東海大學省政研究大樓PG406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15~13:30 報到及靜坐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音樂欣賞或美術介紹
13:45~15:30 報告、提問、雙向交流與討論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1. P. 671:「喝水,水對生命這麼重要,但你卻留它不住,有時候在這邊上課連續做幾個動作後,就一群人都往廁所跑,尤其上次上風水、手相課,上廁所的特別多。」P.685:「我們身體內不時的在燃燒,用『燃燒』比較好理解,熱量一直在燃燒……,以前上手相課、風水課時,上課中教室會呈現霧濛濛一片,……」想請問:(1)有朋友上過老師之前開的風水、手相課,是否有注意到以上的現象?這又是為什麼?另外皮膚上在冒煙,體內水分應該已經蒸發掉,而我們只是坐著上課沒有特別動作,為何反而會一直想上廁所?(2)我們很習慣喝老師的好茶來解渴,那喝好茶跟喝好水之間,對我們生命又有什麼不同的功效呢?
2. P. 675:「你們自己注意看看,你們以前的腳趾頭,最小的指頭尾巴是不是裂有一個小片,你們注意看看現在是否開始一直縫合起來,好像變成一整片的。」請問有朋友有注意到自己腳趾頭在靜坐後的變化嗎?或是在靜坐後,有注意到身體結構上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嗎?
3. 冬眠是生命到處都有的原始靜坐,動物會選擇在冬天食物匱乏的時候冬眠,那我們在選擇進行長時間靜坐的時機,是否也有節氣、季節的差別?
4. 書裡提到,睡眠的時候部分原神會在此時進行活動,腦部也會進行非常重要的生命性活動。在開過關竅的前提下,我們在靜坐時的原神/腦部的活動狀況,和睡覺時有什麼差別?是否運作的區塊會不一樣?或只是效率的差別?
5. 老師在文中提到進階靜坐的方法有1.思考,2觀.3.舍利子,4.靜坐,5.補充能量,6.打拳,7.多看個案,8.聽高級音樂,9.內在變化的追尋,10.多讀書,11.多討論。上述11種方法請問您較常使用那些方法?原因為何?或有其他方法?使用方法過程中細緻度及廣度是否一直在變,變的基礎為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