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2017年山路讀書會第五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98次)邀請函

2017年山路讀書會第五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98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3」《民間命運觀與媽祖神格的建構(上)啟肇篇》
研讀內容:〈第四章 中國宗教〉P.811119
時  間:2017319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音樂欣賞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報告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中國有沒有宗教?這個問題長久以來備受爭議,莫衷一是;古今中外的專家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沒有宗教,但是有信仰。如果說宗教必須兼具「教會」和「教義」,那麼,宗教跟信仰究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中國文明沒有一般所謂的宗教?
二、〈中國宗教〉一文當中,《道德經》所彰顯的天理、神理……,天地真理可能還有哪些?天卦(先天八卦)與人卦(後天八卦)的內容為何?p.123
三、宗教離不開人與神溝通、互動等關係,「依筆者由活性生理靜坐的經驗看來,人如果沒有在生理能和智慧關竅上達到某一程度的成就的話,還是無法順利地溝通。就是禮儀、規範對了,但是溝通時的語言、邏輯不對的話,也無法順利溝通。」老師所謂的「生理能」和「智慧關竅」可能是什麼?p.145

四、中國宗教暨生命宗教果真是古已有之的概念整合,抑或是老師的全新創見?那麼,落實與體現「活性生理靜坐」究竟是不是宗教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