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路讀書會第三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96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3」《民間命運觀與媽祖神格的建構(上)啟肇篇》
研讀內容:〈第二章 西方古典三大家宗教社會學的反省〉P.29~79
時 間:2017年2月19日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美術介紹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報告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理性化的勞動是馬克思所有理論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但馬克思並沒有建立自己的神學理論,而老師幫他建構的勞動神學其用意何在?
二、為何一個概念的定義必須是與經驗有相關(後驗)的?如果不是先驗的,又要如何保證你的經驗與我的經驗又是一致的?
三、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可以說是歐洲的文化、文明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往後更帶動了各種社會經濟生活的理性化追求,理性化的方向很多,但最終還是由科技性理性、工具性理性集其大成。轉換至現今的時空環境來看,未來是否有新宗教改革和新啟蒙運動的發生可能?
四、以2016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例,川普的勝選,可以說是跌破大多數人的眼鏡,雖然選前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和意見領袖全面不看好,但川普還是選贏了。從川普的競選政見內容,到最近所發佈的禁止七個回教國家的入境行政命令所引發的抗議和內部分裂,是否可以試著從各種社會層面(包括經濟、政治、宗教……)提出個人看法來共同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