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路讀書會第十一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87次)邀請函
研讀書目:《建構生命社會學──初談反省篇(貳)》
研讀內容:〈二、台灣開發史研究的歷史問題〉P.47~93
時 間:2016年7月17日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美術介紹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6:0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6:00~16:3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報告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老師在此篇文章中,多次提到彰化平原,並指出它在台灣開發史中的重要地位:(一)彰化平原有何特殊之處,可以成為當年海上貿易的據點?(二)為何此地的「河洛客」可以被同化的看不出痕跡?(三)為何在這裡,可以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媽祖信仰中心?(四)我們靜坐朋友中有許多人來自彰化平原上的城鎮,在閱讀此篇文章時,有沒有什麼感觸或者想法來跟我們分享?
二、老師在此篇文章中,為我們建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台灣開發史,並在文章的最後提到:「生命和人類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生命社會學決不能脫離歷史而存在。」(一)我們要如何去理解這段話?(二)如何在我們靜坐生活中去實踐?(三)老師從研究許多祖譜中,發現到許多台灣開發史上的問題,那祖譜對於我們個人的意義是什麼?
三、台灣是多民族融合的島嶼,過去的歷史也曾被許多外來民族影響或者統治過,也包容許多的外來民族,您覺得這對現今台灣的社會面、文化面,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