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2015年山路讀書會第二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61次)邀請函

2015年山路讀書會第二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61次)邀請函
 
研讀內容:「建構生命社會學13」「活性生理靜坐──實際與理論(七)」《破除魔障(三)》〈文化邏輯(一)〉P.545571
時  間:201521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4教室(臺中市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例會程序:13001330  報到及美術介紹      
          13301340   主持人引言
          13401530  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文編、行政、活動、財發)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有關本次討論議題,經主持人及提問人等對文章內容初步討論後,提出以下議題供大家進行探討:
一、物理的邏輯與機械邏輯有什麼不同?這兩者該如何區分?是否物理的邏輯中有關於運動的部分,就構成了機械邏輯?
二、p.555中,老師在講述感官邏輯時,提到:「在人類的感官系統或者是感官器官的基礎底下,……面對有限跟面對無限;」、「人類的眼睛是面對無限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及感官的點。耳朵是面對比較微度的無限,一種屬於比較狹窄範圍內的無限;這種無限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可以連續短暫性的無限。人類的手、皮膚、腳等面對的是非常有限的世界;……」想請問為何有所謂比較微度或比較狹窄範圍的無限?若有範圍怎麼能稱為無限?連續短暫性的無限又是什麼概念?
三、p.557,老師提到文化邏輯與社會邏輯沒有辦法以很基礎的角度來看、來談,為什麼?那又應該用什麼角度來看?另外,老師提到文化邏輯是從社會邏輯出來的,這是否等同於文化是從社會出來的?文化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