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讀書會2012年第十三次例會(總例會次數:第316次)
研讀內容:《建構生命社會學(15)生命探索(一)》
P.264~299吃與生命——少許原則
時 間: 2012年7月15日
地 點:東海大學企研中心ICE205教室(台中市中港路3 段181號)
例會程序:
13:00~13:30 報到及音樂欣賞
13:30~13:35 主持人引言
13:35~13:45 報告人報告
13:45~15:30 內容討論與雙向交流
15:30~15:40 會務報告(會長、研策組、文編組、
活動組、行政組、財發組)
15:40~16:00 經驗交流
各位會友大家好:
本次例會擬先就下列的議題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一、P.268文中提到:「很多生命主體透過吃的過程,對其生命產生許多的作用。」曾經在動物頻道節目中,觀看北極熊在冬眠之前會努力地進食以增加體重,在其食物中包括掠食洄游的鮭魚。特別的是熊吃鮭魚時,只吃鮭魚頭和卵,鮭魚的肉是不吃的。有些科學家認為北極熊所吃鮭魚的部位,都是高血脂、高膽固醇的物質,為何不會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等相關疾病產生呢?好奇地想研究北極熊體內的代謝機制。當然,這是題外話,回到今日討論的重點,就「生理命相學」的角度,冬眠前的北極熊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該補充什麼樣的能量,吃鮭魚時只吃某些部位,您可以嘗試解釋北極熊為何會做這樣的選擇?在牠體內有什麼樣的能量需求?
二、P.273文中提到一些話:「你們的身體所發出的需求訊號最多時一次有幾樣?有沒有人有這樣的經驗?事實上它隨時都在發出訊號給你們,只是你們都當作不知道而已!這就牽扯出很多問題了:你們體內的何物於何時、如何發出訊號來告訴你,而你為何都置之不理?……」
從這段話思考老師在學員調整時,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以何種食物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來補充,可見生命內在的確已發出明顯的需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飢餓的感覺是最容易辨識的,比如胃腸可能會發出咕嚕叫聲,全身可能變得沒力氣般。其他如某些器官、部位或多或少出現的酸、痛或是類似調整的不適現象,有些症狀在補充食物之後會有緩和的效果,這種現象是否在提示我們,前述的一些反應變化,有沒有可能是身體發出對某些能量需求的訊號呢?在您的調整中,有沒有類似上述的經驗,在找到適質的能量補充之後,舒緩調整的症狀,請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三、P.281文中提到:「你們可以從已經知道可以吃的食物開始試著吃起,而這種試著吃的方式又至少可以分成以下幾種:…『熟吃』…『半熟吃』…『生吃』」
在此想請問各位,如果以雞蛋為例,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相信大家平常一定常常食用。請問您:將雞蛋煮熟吃、半熟吃、生吃時,您各有什麼樣的感受?
當雞蛋變成荷包蛋、糖心蛋、茶葉蛋、魯蛋時,您品嚐時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如果將雞蛋變成鴨蛋、鵝蛋、鴿子蛋、魚蛋……等,您又品嚐過什麼哪些煮法的?有些什麼樣的感受?
四、P.272第三段:「……當我們在吃東西、咬東西時,鼻子必須迅速地從空氣當中補充很多東西去幫助咬嚼、消化工作的進行。」請問您曾經咬東西、吃東西時嘗試將鼻子塞起來,感受一下咬東西的動作確實不能進行嗎?您可否對這樣的現象,除了文中老師提及的說明以外,能有更多的理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